美食节目如何进阶?《舌尖星推荐》聚焦“大剧小吃”玩出新花样

首页 » 综艺 » 正文

原标题:美食节目如何进阶?《舌尖星推荐》聚焦“大剧小吃”玩出新花样

2024年04月25日刊总第3553期

作为电视荧屏上的常青题材,美食节目历经了从生活服务到厨艺竞赛,再到如今“美食 ”真人秀等多个发展阶段。在这漫长历程中,中华美食的博大精深被一次又一次更加具象化地展现在观众面前。随着观众审美提升,对内容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最近上线的《舌尖星推荐》无疑给我们带来了眼前一亮的感觉,系列一《大剧小吃》巧妙地将大剧与小吃相结合,利用流量内容的吸引力,不仅拓宽了美食节目的内容宽度,更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领略到了各地美食的文化魅力。这样的创新尝试,无疑为美食节目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悉,《舌尖星推荐》是由央视频出品、建行生活独家冠名的系列短视频栏目,于4月8日首发“上桌”,系列一《大剧小吃》节目聚焦《觉醒年代》《人世间》等人气大剧里的出圈小吃,通过挖掘每道小吃背后的动人故事,搭建起传统美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的桥梁,引发网友热议。

不同于寻常的美食节目,《大剧小吃》将“有意思更有意义”的制作思路贯彻其中。从舟山的海滨寻味到东北黑土地上的一道普通家常,《大剧小吃》将美食的历史传承故事娓娓道来,细腻且不争不闹地表达着生活的诗意,品悟着人生哲思,扣响了暖意生活之门。

跨越“美食”单一图景维度

挖掘生活哲学的多维面貌

美食节目想要吸引观众,除了强势平台的运作,以及专业的制作团队运用微距、高速、延时等专业技术来捕捉美食的“色”和“香”,让观众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份诱惑,更重要的是在“术”之外,挖掘出美食背后的生活哲学,而这也是《大剧小吃》充满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这种生活哲学是什么?《大剧小吃》告诉了我们答案,是焦熘大肠历经时代的变迁,而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浓浓的人情味;是排骨年糕不同风味之间的和谐共存;是山珍海味也比不上的一碗泡饭;是摆在圆桌中央、把亲朋好友聚拢在了一起的一品锅;是干炸丸子寄托的无尽思念。

《大剧小吃》宛若一部展现生活美学的生动教材,它满足了口腹之欲,更能让观众领悟到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真谛。从这一方面看,《大剧小吃》无疑跨越了饮食文化的单一图景维度,另辟蹊径,达到了“寄情于食”。

正如《人世间》中出现的那道朴素的干炸丸子,乍看或许没那么起眼,但在东北人的心里,却好像有千斤重,吃不到是思念,吃到了是团圆。此时,一道道耳熟能详的“家常菜”在某种程度上成了节目陪体,其背后凝聚的含蓄的、隐秘的心心念念成了让节目闪闪发光的关键所在。

透视城市文化

释放文旅产业的经济势能

不难发现,愈发受欢迎的美食节目总是充满了烟火气息和生活情趣,《大剧小吃》则进一步对这种人文性进行挖掘,让每一道美食背后所承载着城市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而这些恰恰也是触动当代人情感的重要部分。

每一道美食的背后是当地人与城市的性格体现。“熘是东北人永远不破碎的三观”,在东北人的餐桌上少不了溜肉段、溜肉片、溜肝尖、溜肝尖、溜肥肠。随着大家对健康生活的推崇,溜肥肠也直接省略了油炸环节,而这也恰恰与东北人爽直、自在的性格不谋而合。在以酒会友、推杯换盏的饭桌上,观众能感受到,在最“铁”的东北,简单豪爽是性格底色,城市文化特征也离不开“直爽”二字。

在浙江舟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无鱼不成席”,“黄鱼馄饨”便是代表性美味。黄鱼多刺,剁馅时要反复手工检查,耗时又费力,但勤劳踏实的舟山人依然坚守着这个味道,“只要有客人吃,就不怕麻烦”。

从北到南,《大剧小吃》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时代图景铺陈开来,呈现出趣味迥然的城市文化与生活况味,而观众也在文旅式的模式框架中对万里江山心向往之。在节目中,曹磊不止一次地表示一定要去亲口尝尝那道让他垂涎欲滴的一品锅。

以美食为引,《大剧小吃》完成了一次对城市形象的积极展示,又进一步地挖掘美馔背后的文化符码,把媒介的文化效能进一步转化为文旅产业的经济势能,无疑更加值得肯定。

生活哲学与文化情感交融

《大剧小吃》用美食 影视的方法呈现

一碗热气腾腾的黄鱼馄饨,顿时将演员陈靖可拉回到了《烟火人家》;一份《繁花》中的排骨年糕唤醒了上海人陈龙儿时的记忆;《觉醒年代》中的绩溪硬菜荷叶黄牛蹄,不仅让剧中的鲁迅先生垂涎欲滴,剧外的演员曹磊更是两眼放光;《人世间》中郑娟为周志刚准备的一道干炸丸子,丁勇岱再次提起依然是满脸笑意……节目巧妙地将美食与影视相结合,通过邀请四位热剧参演人员担任配音嘉宾,呈现出剧中经典美食,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观看体验。

在片中,演员们围绕美食分享剧组趣事,为节目整体注入更多情感和生命力,而观众在听到他们的声音时,仿佛瞬间回到剧情之中,“美食 人物 剧情”的链接在此刻变得更加紧密。这种别具一格的内容创作方式,不仅增加了节目的趣味性,也让观众更有代入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比如在《大剧小吃》第六集中,演员曹磊透露在拍摄《觉醒年代》荷叶黄牛蹄登场的那场戏时,拍摄现场可谓是香飘万里。作为一道经典的绩溪菜,绩溪小黄牛在宋代就有记载,直到现在农户家家养牛也是绩溪人的传统。在古代,耕牛不仅是农民们辛勤耕作的得力助手,更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产。在那个以农业为主导的社会里,耕牛的价值远超过其本身的肉质,因此,它们很少会成为餐桌上的佳肴。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文化也逐渐丰富起来。中国人历来以善于发掘和利用食材著称,他们总是能够巧妙地将各种食材变成美味佳肴。在这个过程中,“荷叶黄牛蹄”这道菜便应运而生。虽然绩溪本身并不产荷叶,但这并没有阻挡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创新。于是,厨师们开始在烹饪技巧上下功夫,研究将这道菜进行创新改良。

《大剧小吃》展示的不仅仅是美食在入口前的成品,更是从原材料的获取、制作等最原始形态就开始进行讲述,用完整的故事线描述着简单的食材是如何“变身”餐桌美味的。主创团队深知,在媒介环境迅速变化的当下,内容价值才是节目真正的生命力所在。因此,在筹备之时便做足了案头工作,充分挖掘出美食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内涵,用生动的视听语言擘画出一幅中国美食文化图景。

节目自播出以来,八集播放总量破3500万,#没有一个广东人能逃过肠粉#、#海鲜是江浙人共同的记忆纽带#、#陈靖可不演戏的话想去炊肠粉#等多个热门话题登陆微博、抖音、快手热搜,这无疑为《舌尖星推荐》这档新栏目开了个好头。与此同时,从亮眼的传播效果中,也足以窥见节目的匠心与品质已得到广大网友的认可。

而究其成功的原因,离不开专业制作团队的保驾护航。依托以往的美食纪录片成功经验,《大剧小吃》制作团队将美食的色香味、文化内涵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同时,央视频平台的资源聚合优势,也为《大剧小吃》提供了广泛的传播渠道和观众基础。

从“云品尝”到线下消费

美食节目助推实体经济发展

作为一档“不走寻常路”的美食节目,《舌尖星推荐》的模式创新远远不只是增加了节目的可看度,更重要的是,其出品方央视频通过资源整合,联合建行生活,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线上内容,更为他们带来了线下消费的灵感和便利,实现了美食领域由线上“云品尝”到线下消费的转变。

据了解,《舌尖星推荐》总冠名为建行生活,这也是央视频和建行生活继《“小美好”中国行》等优质节目后在美食赛道上的再度携手。这种合作基于双方各自在美食赛道的独到见解和独特资源优势,通过互补与融合,进一步提升双方在美食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在《大剧小吃》播出期间,央视频在全网发起打卡美食征集活动,建行生活也在端内同步上线相关活动,通过双方内容、平台、用户、场景、权益的互通,务实落地并有效承载优质IP带来的大流量。

在《大剧小吃》之后,《舌尖星推荐》还有三个系列融媒体栏目也将陆续和观众见面。其中,5月上线的《中国甜》将尽显中式甜品的极致诱惑;用“甜”串起来的故事又将有着怎样的播出效果,这无疑更加引人期待。

如今,美食节目在越来越“卷”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行至当下,怎样别出心裁地做出创造性突破,是拷问每一个内容创作者的课题。

纵观之下,《舌尖星推荐》之《大剧小吃》借鉴了优质综艺强叙事的主流语码,以明星解说热播剧美食的议程设置成功出圈,其新媒体短平快的的表现手法也更符合互联网 用户的收看习惯,让身处都市快节奏中的人们备感轻松亲切。而在节目之外,《舌尖星推荐》又联合建行生活为其赋能,延续了节目的长尾价值。由此,一条涵盖了“热度 深度 流量”三大维度的全新美食IP尝试应运而生。我们相信,由此开启的全新美食赓续拼图,将有更多后继者在路上。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liandiankeji.com/index.php/art/detail/id/10787.html
 推荐视频

太宗李芳远

朱相昱 朴真熙 金永哲 艺智苑

胯下运球

德里克·卢克 Jalyn Hall Amir O'Neil Sabrina Revelle Deja Monique Cruz 

魔幻都市第一季

杰弗里·迪恩·摩根 史蒂文·斯崔特 克里斯蒂安·库克 欧嘉·柯瑞兰寇 杰西卡·玛莱斯 Jessica Marais 

鬼娃也有种

Annie Brooks Yuttana Muenwaja

圣诞坏公公2

比利·鲍伯·松顿 凯西·贝茨 托尼·考克斯 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 布瑞特·凯利  

虎口惊魂

唐林 尹玲 王乐

摇摆舞

安娜玛丽亚·玛琳卡 亚历山德鲁·波托切安 德拉戈什·布库尔 Mimi Branescu

200米

阿里·苏莱曼 安娜·乌特伯格 Motaz Malhees Lana Zreik Gassan Abbas

喋血双雄

周润发 李修贤 叶倩文 曾江 朱江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